7月8日-9日,第五屆生物醫學聚合物與高分子生物材料國際會議(ICBPPB 2024)在我校松江校區召開。會議由我校和美國孟菲斯大學共同主辦🧑🏻🔧,我校生物與醫學工程學院🦣、上海納米生物材料與再生醫學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纖維材料改性國家重點實驗室聯合承辦。大會以“醫用聚合物生物材料的發展與思考”為主題,吸引了來自美國、英國🚣🏽、韓國、新加坡👛、澳大利亞、日本、波蘭🟧、加拿大、葡萄牙等13個國家和地區的200余名海內外專家,共同探討生物醫用聚合物和高分子材料的研究進展🍌。
開幕式上,副校長趙震介紹學校基本情況並致歡迎辭,他期待本次會議成為生物醫學聚合物與高分子生物材料領域專家學者合作交流的重要平臺𓀃,並促進我校相關學科的發展。大會聯合主席、美國孟菲斯大學教授Gary Bowlin(鮑林·蓋瑞)介紹會議發起和歷屆會議。生物與醫學工程學院副院長史向陽介紹學院情況。纖維材料改性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陳誌鋼介紹Advanced Fiber Materials(《先進纖維材料》)雜誌📥。大會主席✌🏿、上海納米生物材料與再生醫學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莫秀梅主持會議🧑🌾。
(趙震致辭)
大會主旨報告中,韓國亞洲大學教授👺、2024世界生物材料大會主席Ki Dong Park(樸基棟)院士介紹原位形成水凝膠用於可註射和可噴射的治療載體和支架製備,以及在生物醫學的應用🤽🏿♂️。浙江大學教授、國際生物材料學會會士高長有分享組織修復與再生醫用高分子材料的合成開發,及其在心梗、關節炎、肺炎、皮膚創面🐢、骨軟骨修復與再生中的應用。新加坡國立大學教授👨👧👦、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Seeram Ramakrishna(拉馬克瑞斯納·西拉姆)介紹納米技術在疾病治療、保健護理等醫療領域的應用🦻,並提出結合人工智能在精準治療應用上的美好前景👩🎨。湖南大學教授、新加坡工程院院士Swee Hin Teoh(張瑞興)分享3D打印🚆、生物材料、壓電骨組織工程和再生醫學領域的相關研究。
(Ki Dong Park作主旨報告)
會議為科學家和專家提供了分享高分子生物材料領域進展的平臺😟,共設置包括水凝膠🧑🏿✈️、給藥系統👩🏻、生物聚合物合成、組織工程、支架設計與製造🧜🏻、生物材料臨床前和臨床試驗👉🏿、生物材料商業化🪘、先進生物材料、3D打印生物材料、高分子醫療器械等15個前沿議題。會議共有4個大會主旨報告、31個特邀報告、67個口頭報告和52個海報報告。
(報告現場)
(最佳海報報告獎頒獎)
閉幕式上,會議評出10位優秀 “最佳海報報告獎”並進行現場頒獎。